觀光・體驗景點
搜索結果60

秩父神社長久以來都是當地的重要存在,至今仍是秩父居民的信仰中心。 番場通(通往神社的鵝卵石路)兩旁分佈著許多1900年代初期的建築,瀰漫復古的氛圍,讓人聯想起往日時光。 許多商店仍在日本政府指定為登錄有形文化財產的建築中營業,讓遊客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往的日本。

公園位在橫瀨町町民運動場停車場前方的高地,占地約3.9公頃,是當地居民休閒放鬆的場所。公園由居民們擔任義工自發性地整備環境,期能成為「人們歡聚一堂,百花綻放的美麗山丘」。以白色花卉為中心,園內種植了超過6000株以上的植物,能夠享受四季不同的景致。 另外,作為官學共同企劃的一環,公園和武藏野美術大學合作,設置了3座和藝術相關的作品,成為了更具魅力的場所。

在紫藤花盛開的季節,可以在這裡欣賞到浪漫的垂落紫藤。語歌堂的名稱由來據傳是建堂的本間孫八曾和一名旅行的僧人徹夜暢談和歌,並從中體悟了和歌的奧義,因此取作此名。有人說那名旅僧其實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位在語歌堂右側的庚申塔佛祖石像在秩父市內相當少見,非常值得一看。御朱印可在距離這裡約250公尺左右的『長興寺』取得。

第7號札所其實是牛伏堂,本尊是十一面觀音(由僧人行基雕刻)。當初坐落在城下町的牛伏地區,後因1782年的天災,遷移到法長寺的本堂內,之後便與法長寺一同祭祀,所以法長寺現在被稱為第7號札所。 法長寺的山號是青苔山,屬於曹洞宗派,開山祖是涼堂寒清大和尚,於1606年圓寂,開基祖則是內田家擔任圖書頭一職的第2代宗主重賢,據說內田家屬於武將北條氏邦入贅的藤田家系。
本網站使用cookie來改善用戶體驗。如果您繼續瀏覽,則表示您同意在此站點上使用cookie。 接受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