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體驗景點
搜索結果294

使用從地下1,500公尺湧出來的源泉,泉質優良,在日本天然溫泉審查機構的每個評選項目中都拿到滿分。其成分類似海水,帶有一點鹹味,因保溫效果持久,被稱為「熱之湯」。此外,這裡強調不加溫‧不加水,完全新鮮的天然溫泉也是其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另附設人氣的高濃度碳酸泉,讓您好好沉浸在泡湯的療癒氛圍中。

距離車站僅需15分鐘路程。潺潺溪流,搭配蓊鬱的綠樹及著名的紅色「割岩橋」,渾然天成的美景,讓此處成為絕佳的拍照打卡景點,每年夏天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郊遊玩水。附近的商家有提供租借烤肉用具,讓您可以輕鬆享受河邊烤肉的樂趣。

以北歐的童話世界為設計概念,蓊鬱樹木圍繞四周,其間坐落多棟造型獨特的建築物,奇幻有趣。與自然共生的環境,感受陽光透過樹葉灑落下來的溫暖,微風吹緩了忙碌的生活步調,每個人都能在此遠離塵囂,渡過一段恬靜時光。

因明治天皇登頂後而有此名,是埼玉縣第一個指定的名勝處。雖然海拔不高,但可眺望山腳下的飯能市街景。 天覽山同時是奧武藏自然步道的起點,春天有櫻花、杜鵑花綻放其中,秋天則有美麗的紅葉襯景,相當適合作為踏青郊遊的場所。

在「開心農園區」,一年四季都可以體驗到有趣的採收活動。例如春季的採草莓、番茄,夏季的採茄子、藍莓。到了秋天則可以體驗撿栗子、挖番薯,而冬天則為收割花椰菜、青蔥、白蘿蔔等。 園內還設有露營體驗及烤肉區,另有料理教室可嘗試手打烏龍麵等。 每年3月下旬至11月底會舉辦小朋友喜愛的卡通人物表演秀。晴天時在戶外廣場、雨天時則在「親子館」的大廳內進行。

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台灣宮廟,在此可以體驗到台灣本地的參拜及求籤方式。而其華麗的建築、沒有使用一根釘子接榫製成的天花板、5公尺高的九龍石柱、門扉上的木彫武神、格子天花板上的龍圖等都相當值得前來一看。

小江戶藏里的前身是1875年創業的舊鏡山酒造,雖經整修但仍保留了當時的建築樣式。同時分別將明治、大正、昭和時期的酒藏改裝為禮品區(明治酒藏)、用餐區(大正酒藏)、品酒區(昭和酒藏),此三個酒藏為國家有形文化財。另有展示用酒藏作為各式展覽、會議室使用。

於1988年施行了植物普查,上谷巨樟的規模在巨樹排行榜當中為全國第16名、埼玉縣內第1名。 樹幹圓周有15公尺,樹全長則高達30公尺,傳聞樹齡已有1000年以上。枝幹壯麗,是埼玉縣的天然紀念物,相當值得一看。

野火止用水路是當時野火止台地居民重要的民生用水來源。1655年,川越藩主松平信綱命令家臣從玉川上水(東京都小平市)引流而來。現今用水路周圍設有健行步道,成為一條可以欣賞自然美景的幽靜小徑。 用水路全長24公里,位處下游的志木市宗岡地區也深受其惠。

一座大型複合設施,以著名的秩父祭為概念來設計內部空間。有溫泉種類豐富的泡湯區、享用秩父美食的餐廳區「吞喰處 祭之宴」,以及販賣當地特產品的「秩父土產市集」等等,讓您一次體驗秩父的所有魅力。 露天溫泉區有4個浴池,而室內溫泉區則有6個浴池可供泡湯(男湯的室內溫泉區則為5個浴池),寬敞舒適。

水子貝塚為繩文時代前期的貝塚(約5500年前至6500年前),被指定為國家史蹟,為了保存及讓民眾認識歷史,於是建立了占地約4公頃的水子貝塚公園。 遼闊的草坪廣場呈現出當時的村落大小,於其中復原了5棟「茅葺」竪穴式住居。廣場周圍規劃了全長582公尺的步道,於其外側則復原了繩文時代的森林樣貌。 在水子貝塚展示館內,復刻了當時發掘出土時的住居遺跡,並介紹了貝塚及當時人們的生活樣式。而鄰近的資料館內則陳列了各種富士見市內出土的考古相關資料,諸如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石器群、埼玉縣指定文化財的羽澤遺跡繩文土器、古墳時代初期的鐵劍及玻璃彈珠等,讓民眾能夠更加了解富士見市的文化及歷史變遷。

使用從地下2,000公尺湧出來的天然源泉。泉質富含鹽分,可以讓身體從內部暖和起來,因而被稱為「保暖湯」。加上其酸鹼值為pH8.1,弱鹼性的溫泉能夠軟化皮膚角質,使皮膚在泡過溫泉之後變得光滑細緻,故又被稱為「美膚湯」。 館內還附設SPA、室內按摩、氧氣膠囊室等等,提供您一個舒適、可以全面放鬆身心的空間。 (詳情請參閱下方網址)

SAIBOKU創立於1946年。以「牧場到餐桌」為經營理念,使用自營牧場中培育的豬隻,製作並販售優質且美味的火腿及香腸。在許多國際比賽中多次榮獲金牌,其品質之高連號稱香腸始祖的德國也相當讚賞。 SAIBOKU是以豬肉及健康為概念的主題公園,園內除了各種美味的豬肉料理之外,還有蔬菜直賣所販售當地產的農產品,更附設了天然溫泉館,是周末一日旅的最佳去處。 詳情請參閱下方網址。

公園以難波田城資料館為中心,呈東西狹長形狀。東邊為「城遺址區」,復原了難波田城的景色;西邊則為「古民宅區」,復原了舊時代老宅的景觀。 於「城遺址區」可看到戰國時代難波田城的城牆、水道、土壘等。水道內栽種了睡蓮等水生植物,依季節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美景風情。 「古民宅區」內遷移並整建了兩棟明治時代初期的古民宅,兩棟皆為富士見市指定的文化財。同時還遷移了傳統長屋建築的大門,更添古色古香之意。後於此區新增了穀倉、文書倉、納屋等建築,完整呈現出過去富士見一帶的農家風貌。 穀倉內設有映像區,播放著鄉土藝能及古民宅復原的過程。另外,附設的「小藏(ちょっ蔵)」內則販售各種地域農產品及公園紀念品等。
本網站使用cookie來改善用戶體驗。如果您繼續瀏覽,則表示您同意在此站點上使用cookie。 接受